“帮人跑腿”是珍贵的职业洗礼 |
编辑:有求必应跑腿服务公司 时间:2013-08-12 10:01:14 字号:大 中 小 |
顺德勒流本地人阿彬是一个90后,创办了号称顺德首家90后跑腿公司,承接全顺德范围内的跑腿服务,包括购买各种生活用品、代送各种礼物、鲜花、文件,收发送取各种邮件,帮代缴各种物业费、电费、罚单等,还帮排队、挂号、道歉、求婚、派送等等。公司的服务宗旨是“您动嘴,我跑腿。一切只要能帮您办到的,我们乐意跑腿”(8月9日《羊城晚报》)。 虽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,大学生身上的“天之骄子”标签不再那么耀眼,但还是有一些学生眼高手低。不是求学期间,缺少职业锻炼,就是毕业后依旧“挑肥拣瘦”,结果只能是“高不成低不就”,给“毕业即失业”徒增鲜活例证。放在这种背景下打量,阿彬的经历就是相当靠谱的一次职业洗礼。 总体而言,阿彬的职业实践有两点值得肯定,一是说了算,定了干。大一想到替人跑腿的“门路”,虽也有犹豫,但还是“敢想敢干”,虽然一个月生活费也就300元左右,但还是投入了启动资金1000元,并把弟弟和女朋友“拉了下来”。二是“替人跑腿”并不是有钱就赚,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。虽然,“您动嘴,我跑腿”,但“替人跑腿”接业务也有原则,“违反校规和犯法的业务绝对不做,比如,有些同学开价20元代上课,他就坚决回绝”。 不过,“跑腿公司”虽然名声在外,好评不断,也不愁业务,但却也有自己的烦恼。由于“现在有钱的人多,吃苦耐劳的人少,越来越难招人”,阿彬正在考虑跑腿公司还要不要继续。且不管“跑腿公司”最终的命运如何,还是希望它可以继续运转下去。理由无他,正因为现在吃苦耐劳的人少,很多大学生不差钱,但这更凸显了职业体验机会的宝贵。只要跑腿公司存在,于当地大学生而言,就多一个体验艰辛、磨练意志、自我成长的渠道。 一言以蔽之,“跑腿公司”的最大意义不在赚钱,而在于改造和体验。劳动虽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区分,但并非有高下贵贱之别。有了这种体认,大学生毕业后也就能少一分迷惘,多一分淡定和从容。 |
上一条:“跑腿公司”需打“管理铁掌” |